白居易(772—846年),字乐天,生于河南新郑,出身于山西太原的小官僚家庭。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乱与迁徙,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动荡。29岁考取进士后,他任职翰林学士、左拾遗,因多次上书批评朝政,被贬为江州司马,后又历任杭州、苏州等地刺史。晚年,他自号香山居士、醉吟先生,官居太子少傅,世称白傅、白文公。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多样,与元稹并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他的诗作现存3600多首,被收录在《白氏长庆集》中,并留下了诗歌理论著作《与元九书》。
尽管毛泽东曾表示“白居易哭哭啼啼,我不愿看”,但事实上,毛泽东对白居易的诗作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欣赏。他多次评点和引用白居易的诗作,其诗词中不少受到白居易的影响,两者在诗歌主张上亦有相通之处。
白居易的诗歌分为四类:讽喻诗、闲适诗、感伤诗和杂律诗。讽喻诗和闲适诗分别体现了他的“兼济之志”和“独善之意”,感伤诗则反映了他在退隐、独处或闲居时的情感,而杂律诗则多因一时一事而触发灵感。他的讽喻诗《秦中吟》十首和《新乐府》五十首尤为后人推崇。
毛泽东对白居易诗歌的评点和引用,不仅体现了对白居易诗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,也展示了毛泽东与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相通之处。例如,毛泽东多次引用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并对这首诗的标题和内容进行圈画,甚至手书其中的诗句。他评价《琵琶行》时强调诗人与琵琶女的平等态度,并指出这正是《琵琶行》的高明之处。
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,其创作态度是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强调诗歌的社会意义。毛泽东同样重视诗歌的通俗化和大众化,他的诗词中大量运用群众语言,并善于从民间汲取养料和形式,致力于解决“为谁服务”和“如何服务”的问题。
总之,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,成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。毛泽东则从白居易的诗歌中汲取营养,将诗歌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,展现了诗歌创作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方向。白居易与毛泽东,虽处不同时代,但都在诗歌的海洋中留下了自己的独特印记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兰图官网,本文标题:《相逢何必曾相识——毛泽东与白居易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