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课稿:
一、教材分析
《荆轲刺秦王》作为《战国策》的名篇,不仅展现了荆轲舍生取义、扶弱济困的正义行为,还通过其悲壮的刺秦过程,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。这篇文章不仅有利于我们感受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,更能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,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。
二、教学目标及依据
-
知识与技能:
-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、虚词和句式,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。
-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、行动、表情、神态,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。
-
过程与方法:
- 通过诵读设疑、自主探究、合作解决,培养学生的能力。
-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- 理解思想内容,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。
三、教学重点、难点及依据
- 重点:分析人物形象,从对话、动作、神态的角度入手,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、扶弱济困、反抗强暴的精神和正义行为。
- 难点: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。
四、课程资源整合
我们将利用影视资源,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,特别是“易水送别”和“刺秦”两个精彩片段的展示。同时,收集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,进行课堂展示,以拓宽学生的视野。
五、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
考虑到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,甚至形成思维定势,作为教师,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,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,形成个性化的认识。
六、心理调节与知识建构
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,学生往往视为畏途。因此,我们应少做脱离语文语境的、所谓梳理规律的、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、标准化练习。相反,我们应通过提高学生的古文能力,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。
七、教学方法
我们主要采用朗读法、提问法、讨论法进行教学。利用多媒体手段,引导学生思考、探究,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。
八、教学过程
- 导入新课:通过展示前人对荆轲的不同评价,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。
- 研读课文:让学生借助工具书,对照注释,初读课文,并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。
- 提问与讨论:引导学生从对话、动作、神态等角度入手,分析悲剧人物形象,并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。
- 课堂小结:总结课堂内容,布置作业,让学生整理对“荆轲刺秦王”的看法,并写成文章。
九、教学反思
通过本次教学,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,更要引导他们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,形成个性化的认识。同时,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和能力,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兰图官网,本文标题:《考编干货 | 语文面试说课稿《荆轲刺秦王》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